
溺水
是夏季意外事故的
“头号杀手”
近期天气愈发炎热
溺水事故逐渐进入高发阶段
请注意
溺水没有年龄和场所之分
如何避免悲剧发生?
遇到溺水怎么办?
这些“防溺水”知识
请一定要牢记!
一、哪些情况易导致溺水?
1.安全意识淡薄,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,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,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。
2.不了解水性,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判断,进入水中便可导致溺水。
3.即使是熟习水性的人,由于未做充分准备活动,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,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,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、抽搐,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。
4.在水中互相嬉戏、打闹,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,导致溺水。
5.身体不好,患有心脏病、贫血、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,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,从而导致溺水。
二、如何预防溺水?
1.不在没有看护的情况下擅自下水游泳。
2.不到不熟悉、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。
3.不在水中互相嬉闹,防止呛水窒息。
4.不熟悉水性、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。
特别是未成年人要做到“七不两会”
三、如何自救?
自救技能一:浮泳
两腿分开,双手上举,或头枕双手。努力使脚上浮,如果足尖无法外露,把双手尽量靠近耳侧,同时把双脚张开。吸气时尽量扩胸并收腹,呼气时则缩胸隆腹。
自救技能二:水母漂
吸气后全身放松俯漂在水面,四肢自然下垂。需要吸气时,双手向上抬至下额处向下、向外压划水,顺势抬头吐、吸气,随即低头闭气恢复漂浮姿势。
自救技能三:踩水
身体保持直立,头颈露出水面,两手做摇橹划水助浮两腿在水中分别蹬踏划圆。
意外状况下的正确自救方法
1、抽筋
①腿抽筋: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;如无法继续游,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,努力把脚掰直,再努力往外踹,尽量让腿蹬直,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。
②手指抽筋:马上手握成拳,反复抓握,然后用力张开,直到不再抽筋。可仰面漂在水上。
2、呛水
尽量踩水,将头部露出水面,就能减少再度被水呛到。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,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其他措施。
3、被水草等缠住
①不要拼命挣扎、乱踢乱蹬,否则会让水草缠得更紧。
②若附近有人应尽早求助,抓住可抓的东西,让身体浮出水面。
四、如何施救?
1、首先立刻大声呼救,让更多的人参与急救,同时拨打“120”,让专业急救人员尽快到达现场。除非万不得已,不要一个人单独下水营救。
2、在溺水者还清醒时可为其提供漂浮物和拉扯物,如木板、绳子、树枝等。不会游泳者千万不能下水救人,即使是会游泳者甚至是游泳健将也不要盲目下水,因为水情不同,水下可能有很多未知因素。
3、最好由受过训练、水性好、熟悉和了解水情的两三个人同时下水,千万不要勉强下水救人。现场的人应准备救生圈、绳索、小船等,以防营救者发生意外。下水的人不要穿鞋和过多衣服,不要以“扎猛子”的方式头朝下跳水救人,以免碰伤。
4、对于还在挣扎的溺水者,营救者要告诉他保持镇静,同时要防止被其抱住,通常采用从后部接近的方法。若被溺水者抱住,营救者可让自己与被救者自然下沉,溺水者便会放手。营救者应首先将溺水者头部托出水面,尽快使其呼吸空气。
5、将溺水者救出后,先清理其口鼻内的泥沙、杂物,使其气道通畅;然后对溺水者检查:如呼吸心跳都有,可控水,即将其置于自己屈膝的腿上,让其头部朝下,使劲按压其背部,迫使其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。如呼吸心跳停止,立即胸外按压100次/分,按压30次给2次人工呼吸。心肺复苏要持续进行,不能停顿,直到溺水者苏醒或专业急救人员赶来。尤其对儿童,不要轻易放弃复苏。
6、溺水者多有后续继发情况,故应尽快去医院实施进一步检查治疗。对经现场急救已经恢复的,除非经医生允许,不能让其擅自回家。因为伤者在12小时内仍有可能发生暴发性肺水肿和脑水肿或重症肺炎,处理不当也会丧命。
生命只有一次
希望大家
时刻保持警惕
远离危险水域
共同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!
责编:李雅利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